所在位置:首页 > 修身齐家录

黄庭坚写戒石铭

发布日期:2018-06-29信息来源: 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号:[ ]

北宋元丰二年(1079年),苏轼被贬湖州。一年前,一心沉湎诗学的黄庭坚寄了两首诗给时任徐州知州苏轼,以示敬仰求教之心,苏轼读后大加赞赏,以为“超轶绝尘,独立万世之表,驭风骑气,以为造物者游,非今世所有也。”两人志同道合、相互欣赏,从此结下深厚的师友之谊。可是,谁又能够想到,这一段文坛佳话,却为黄庭坚的命运埋下了祸根。受苏轼被贬之事牵连,黄庭坚在京职务一笔勾销,被改派到吉州太和县(即泰和)任知县。

黄庭坚到泰和上任时,正值春耕时节。他带着属官巡视县城附近乡村时,看到广阔的田野上耕者寥寥,大片良田却少有人耕种。黄庭坚询问缘由,陪同官员告知,由于推行青苗法,以种田多寡定税赋,农民害怕种多税多,转而经商者、欠税逃役者、沦为盗贼者为数众多,本县狱中已人满为患。

黄庭坚曾任汝州叶县尉,由于地震、洪灾等灾害,灾民涌入叶县,黄庭坚目睹民生之艰难,曾作《流民叹》诗。他对属官们说,我等身为朝廷命官,要忠于职守,体察百姓困苦,不可扰民,民安才能国安。

当夜,黄庭坚难以入眠,写下《戏和答禽语》诗:

南村北村雨一犁,新妇饷姑翁哺儿。

田中啼鸟自四时,催人脱裤著新衣。

著新替旧亦不恶,去年租重无裤著。

布谷鸟催庄稼人脱下旧裤换上新裤,这用意自然不坏,可是布谷鸟何曾知道,去年租税太重,庄稼人根本没有裤穿。虽云戏作,却表达了黄庭坚对民生艰难的同情和忧虑。

第二天,黄庭坚召集县衙各曹属官训话:“昨日巡视农耕桑种等情况,深感民生之不易。庭坚读《贞观政要》,唐太宗对群臣说,为臣之道,须是先存活百姓,若损害百姓以奉养其身,犹如割股以啖腹,腹饱而身毙。故为官当思治国之本,一举一动若有扰民伤民之嫌,均应谨慎行之、戒之。自唐朝以来,郡县均立有戒石,便是取意于此。今本官重立戒石于县衙大门前,起警示作用。蜀后主孟昶有戒石文,太宗摘录其中‘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’数句以戒群臣。庭坚自为官以来,常有自愧之感。今取此数句,刻于戒石上,欲诸位以此自励自勉。”

说完,黄庭坚令衙役取来笔墨纸砚,以正楷书写戒石文四句:

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。

随后令匠工刻于戒石上,并用朱砂描红,使之醒目。

在泰和任上,黄庭坚躬于政务,体恤民情,常深入穷乡僻壤、密林山区调查走访,奏请朝廷为百姓减免赋税,尽心履行本职,使百姓生活安定。

当然,黄庭坚在公务之余也不忘释放他作为文人的浪漫。位于泰和县城东南隅的快阁是他最喜欢的去处。黄庭坚到泰和第二年,下乡数月,身心疲惫,处理完积压的公事,终于松了一口气。黄庭坚邀好友数人登阁凭栏,留下了《登快阁》一诗:

痴儿了却公家事,快阁东西倚晚晴。

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。

朱弦已为佳人绝,青眼聊因美酒横。

万里归船弄长笛,此心吾与白鸥盟。

黄庭坚的诗一出,快阁遂成江南名阁。道光版《泰和县志》称:“由是阁不以地传,而以人传,不以人传,而以先生之诗传也。”

可是,黄庭坚未能践守与白鸥的盟约,元丰六年(1083年),黄庭坚被调往德州,江南的佳山秀水在他的频频回顾中渐行渐远。

然而,百姓不会忘记这位为民造福的清官,历史不会忘记这位开宗立派的诗人和书法家。一千多年来,快阁虽经洪水兵火之灾,却屡废屡建。清朝时,有人将黄庭坚手书戒石铭模刻并镶嵌于快阁,后又被刻成石碑,置于快阁照墙之右,现收藏于泰和县博物馆,成为可供人们凭吊的实物。

黄庭坚手书戒石铭,书法俊挺爽利,如长枪大戟,劲力十足,至今,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赤子情怀。(刘晓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