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命:请示保全生命。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,提出要求。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因民之欲,西乡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,孰敢不听!”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西乡为百姓请命。”
包拯是以民为贵的一代名臣,常常不辞辛劳,深入民间体察民情,救民于水火之中。江南地区发生旱灾,百姓们饥饿,在死亡线上挣扎,包拯了解情况后,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,以解燃眉之急。按当时惯例,开仓放粮必须事先请示皇帝,但如果坐等京城批示下来,要几个月的时间,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。包拯救人心切,一边派人急奏朝廷,一边果断放粮,终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。
还有一次江淮大地大范围受灾,百姓已缺粮断炊,而地方官吏们却隐瞒灾情、虚报政绩,以图升迁,置人民死活于不顾。不仅如此,还反过来逼迫百姓交粮卖米。包拯了解灾情后,给皇帝呈送了《请救济江淮灾民疏》,要求立即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并予严惩。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,从此,包拯被江淮人民称为“再生父母”。戏剧《陈州放粮》就是据此编写的。
“自古清官民赞颂,从来污吏法难容”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是不是真心为群众办事,群众心中有一杆秤在掂量着。“包青天”的故事家喻户晓,形成中国民众特有的“清官情结”。今天,人民群众仍期盼“清官”,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,这就是人民的好公仆。在新中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,涌现出一大批为民请命、鞠躬尽瘁的优秀党员干部,不论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群众治风沙、斗盐碱,还是人民公仆郑培民一身汗、两脚泥、“万事民为先”,或是新时期共产党员楷模王瑛一身正气、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,他们视人民群众如亲人,在群众心中树起了永久的丰碑。